指纹锁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指纹锁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农业科技何以推广难-【新闻】峨边杜鹃

发布时间:2021-04-20 13:44:23 阅读: 来源:指纹锁厂家

农业科技何以推广难?

来自山西临县的调查 《家家试种为哪般》一组稿件于5月15日见报后,山西临县的读者来信反映他们那儿也存在类似的农技推广问题,本报记者随即赶赴临县进行了专题调查。地处吕梁山区的山西省临县,是国家级贫困县,该县农业主产玉米、谷子、高粱等。全县57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50多万,农村劳动力30.1万人。据调查,农村劳动力中文盲、半文盲占9.15%,小学文化程度为44.49%,初中文化程度占4.99%,高中以上为11.37%。由于受教育年限短,农村职业教育普及率低,许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接受能力较弱,对农技指导的需求尤为迫切。农民期盼技术指导———没有技术搞生产,就像瞎子走路“现在农民不掌握几门技术,搞生产就像瞎子走路。”5月12日,山西省临县温棚蔬菜种植户王鑫感叹地说。为了增加收入,去年,他压缩了大路蔬菜,试种了一棚西兰花、油麦菜等市场上走俏的蔬菜,因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,刚出苗就枯死了。他由衷地盼望“上面能经常性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”。城关镇西门山过去是个种菜相对集中的村。近年来大路菜价格一路下跌,为增加收入,村民开始引种西芹。苦于不晓得技术,好多农民把菜籽直接撒进地里,用石滚子一碾了事。长出来的西芹茎瘦叶黄,每斤只能卖到0.2元至0.26元。农民也想种产量高的优良品种,可心里实在没底。“现在的农技人员好多都是‘半瓶水’,来了也是白来”。记者在该县白文镇采访,经常听到农民这样的声音。5月13日,白文镇农民张明喜伤心地说,“我家去年买了新的玉米品种,上面的农技员匆匆忙忙下来‘指导’了一番,可到了秋收时还是减少了四成。你说现在俺们农民还能够指望谁?”农技站力量太薄弱———农技员就靠“一张嘴、两条腿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以来,原来在各乡镇设立的农技推广站与农机、畜牧、水保、林业等合并组成农业技术综合服务指导站,直接从事种植和养殖业技术推广的人员锐减。农技推广成了镇政府的“副业”。临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凤莲说,全县仅有农技人员23名,面对10多万农户,人手十分紧缺。由于经费严重短缺,临县许多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极为简陋,经常是一间房、两张桌子。农技人员下乡也就凭“一张嘴、两条腿”。张凤莲说,基层农技人员工资低待遇差,下乡几乎没有补贴,连最基本的差旅费也报不了,更谈不上配备交通工具。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全站23名技术员,下乡一趟来回车票,远处得30元,近处也要20元,每人一年按下乡30次计算,差旅费就得近2万元。记者从县农技推广总站了解到,目前全县具有高级职称的乡镇农技人员一个也没有,有中级职称的仅一名,相当多的农技人员知识老化,素质普遍偏低。一些基层农技人员向记者反映,10多年来,全县的农技员就没外出培训过。要继续学习就得自己掏腰包,单位正式派出去深造的事几乎没有听说过。农技推广要“量体裁衣”———听得见摸不着,讲课成了空对空在临县,政府部门为加快“科技兴农”进程积极采取措施,可农民却仍然拼命喊“渴”。城关镇东关街一家个体农机公司的农技员王润兆道出了其中原由:“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方式,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差距太大。”没有“量体裁衣”,有限的农技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。白文镇吴家湾村农民张金旺说,上面要求推广的一些技术,有些实际上并不是农民急需的,农民暂时也没有能力和条件接受,但是基层农技人员却不得不按上级要求努力推广。结果,推广的技术农民不见得欢迎,农民急需的技术又往往很难到他们跟前。张金旺有例为证。去年,当地推广套种玉米时增宽小麦带的做法,为的是夏天小麦收割后,可以再种植一茬牧草。村里有养殖的农民乐意接受,没有养殖的农民却问:这草卖给谁去?农技员王润兆说,真正有效的培训,应该是在实干中手把手地指导示范。那些五花八门、热热闹闹的科技培训,只是发发材料、放放光盘而已,有些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,也是空对空的理论教条,农民听得见却摸不着,充其量只是灌灌耳音。

汝阳县人民医院

风能

重庆招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