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纹锁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指纹锁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资讯】股票账户管理美日有何经验

发布时间:2020-10-17 01:57:11 阅读: 来源:指纹锁厂家

股票账户管理 美日有何经验

股市牛气冲天,沪指闯关4000点。新股民冲刺进场,两天开户百万。股市人气爆棚,挤爆中登公司系统。  3月份,《账户管理业务规则(征求意见稿)》出台,对业务资质、业务规范、内控与自律管理等详加说明。本月“一人一户”限制全面放开,上限为20户。

放眼海外,美国在证券账户管理上,自律为主,柔性监管;日本则重拳出击,严打黑社会“总会屋”开户购股,敲诈上市公司的怪象。借鉴境外发达市场经验,此其时矣!  美国严控保证金交易  美国3亿人口,股市开户人数多达8000多万,占总人口27%,半数以上家庭涉足股市,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三分之一以上。  美国证券交易历史不下两百余年。早年上市公司管理混乱,大户操纵造市。少数人垄断市场,拉抬股价,内线交易,获取暴利。一位股市大鳄自传中回忆,曾伪造身份开户,赚得人生第一桶金。  经历1929年惊心动魄的大萧条后,1933年美国颁布《证券法》;次年成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,防止市场垄断,打击不当投机。直到上世纪70年代,美国证券市场中投资多于投机,少有投机客一夜暴富的故事。  华尔街市场的监管,多由证券交易所在自律基础上自己执行,包括照章审批公司上市和退市,查处违规违法行为。毕竟,任何违规违法行为,都直接破坏交易所的信誉和利益。因此,交易所认真及时查处的积极性,较之于高高在上的SEC,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  美国公民投资股市,交易账户可分现金账户和保证金账户。前者支付100%现金,结算时必须付清现金。如果本金有限,美国法律允许证券交易业者(简称券商或经纪商)提供保证金账户透支投资服务。  保证金账户交易,换言之,就是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生意,由杠杆原理为投资人扩大赚钱机会。作为硬币的另一面,操作不慎势必损失惨重。参与者必须充分了解风险,知晓利害,懂得进退之道。 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前夕,抵押贷款投资证券占大市9%以上,过度的非理性借贷炒股,成为引发股市大萧条的原因之一,必须严加防范。为此美国国会在《1934年证券交易法》中,授权联邦储备局制定“保证金账户”法规。  联邦储备局规定,美国公民如果开设保证金账户透支投资,个人提供的资金应达到一定的最低比例要求。这一要求系依当时货币信用的松紧、通货膨胀以及股票成交量的多寡而定。自1937年以来,经历多次调整变动。1974年后,对一般证券而言,一直规定为投资总额(按当时市场价值)的50%。  举例来说,用保证金账户购买2万美元股票,至少需存入1万美元到保证金账户。在美国,开立一个保证金账户首次存款最少需要2000美元;第一次交易所需50%联邦保证金金额超过2000美元,差额部分必须补齐。共同基金、股票期权与30天内新上市股票(IPO),不能透支购买。  为了防止抵押功能失控,放款无法收回,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都规定:买进股票“维持保证金账户最低要求”为股票市值的25%;卖空股票“维持保证金账户最低要求”为股票市值的30%。一旦保证金账户内资产净值低于最低要求,券商有权要求客户在规定期限内追加保证金,否则将出售账户中的证券。实际上券商为安全起见,自定标准更为严格,买进和卖空标准为30%和40%。  上世纪90年代,美国经济向好,保证金账户大行其道,好比摇钱树;2000年股市大泄,突如其来的“追加保证金通知”和清算抛售,令纸面富贵化为乌有,当事人追悔莫及。保证金账户交易,想说爱你不容易,关键在于投资人运用是否得当。  深一层看,美国股市保证金账户透支投资之所以未造成股市动荡时,追加保证金通知引发巨大卖压,进一步打击市场,关键在于占全美股市投资总额80%的共同基金,基本不允许使用保证金账户透支投资。 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,美国人多委托基金公司投资理财,而非自己动手。“在美国,大部分家庭都有股票,但他们并不炒股。” 40岁的美国人斯蒂芬告诉中国记者,“很多人家里都藏有上一代人留下的股票。”  庞大的美国证券市场历劫而不殆,气势若虹,其独特的自律式柔性监管,与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民众意识,可圈可点。  继深交所之后,2014年底上交所也打开融资融券信用证券账户新闸门。当前大陆市场小股民数量众多,炒风盛行,风险防范能力弱,在国际惯例接轨过程中,宜立法限制大户使用保证金账户,规定较高的“首次保证金要求”门槛,避免东施效颦。  日本股市大扫黑  2010年5月,日本证券业协会建立交易“黑名单”,把黑社会组织和涉黑企业驱逐出证券交易客户群。《产经新闻》报道,日本证券业协会此前制定新规,要求旗下300多家会员企业不得与黑社会进行交易,已有交易关系应予解除。这一规定于同年7月正式实施。  为有效实现证券业“扫黑”,日本证券业协会根据警方掌握的涉黑信息建立交易“黑名单”。一旦有新的客户,只要输入客户姓名和出生日期,就能在数据库中发现客户是否与黑社会有牵连。黑社会成员想开户购买公司股票,门也没有。日本警察厅宣布,应证券业协会要求,提供警方掌握的日本全部3.86万名黑社会成员信息。这一“黑名单”根据警方最新数据定期更新。  缘何日本重拳出击,以零容忍态度,严打黑社会成员开立股市账户?这还要从日本特有的黑手党“暴力团”讲起,暴力团最重要的财源是敲诈勒索。普通老百姓头上榨不出多少油水,“肥羊”非上市公司莫属。  迫使大企业就范的特殊股东,就叫“总会屋”。“总会”指上市公司每年必须召开的“股东大会”,“屋”指从事特种职业的人。暴力团成员开立账户,购入法律规定的最低数量公司股票,股东大会上百般捣乱,提出种种古怪问题和要求,股东大会陷入混乱,公司年度决算报告通过无望。  普通日本人第一次知道总会屋,还是城山三郎《总会屋锦城》一书在1959年获得文学界直木奖以后。上世纪70年代中期,总会屋人数不下5000余人。  日本企业最怕股东提问,让公司高管丢面子。面子高于一切,一年一次的股东大会必须开成“一个团结的大会、一个胜利的大会”,为此就只能花钱买平安。不惜高价订阅总会屋发行的没有任何价值的“经营情报杂志”,或者是向暴力团关系企业订购物品,转包业务,甚至直接送上巨额现金。“总会屋”这一毒瘤,持续困扰日本社会。  每年6月27日,全日本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,包括银行、工商业和证券、建筑公司2000余家召开股东大会。股东听取高管报告经营状况、人事安排等重要事项,经营者宣读资料和简单说明,听不到任何异议和争论,一片“赞成,没意见”声中,1小时不到把会开完。各大企业争相在同一天开股东大会,就是想避免“总会屋”捣乱。  当然,这一点也难不了总会屋,他们会提前“光临”,事前“来访”,拿出大银行总裁同少女的性爱照片,威胁不付钱,就在股东大会上散发,结果可想而知。拿到钱后,总会屋又摇身一变,为企业高管充当马前卒,靠他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遇上其他股东质问,他们上前警告:“坐好,开会安静点!”抡起折叠椅虎视眈眈,吓得无人再敢出头反对。  1982年日本修改《商法》,禁止企业向总会屋提供资金。新规实施后,总会屋有所收敛,但并未销声匿迹。1997年,“味之素”公司、“高岛屋”百货公司贿赂总会屋丑闻爆发,加上媒体爆料野村证券和第一劝业银行,向总会屋提供2.5亿美元巨额资金,引发日本民意汹汹。东京地检特搜部逮捕野村证券社长,第一劝业银行会长自杀,33名高管与总会屋第一人小池隆一锒铛入狱。日本国会火速修改《暴力团排除法》,严打总会屋乱象。  2011年,《暴力团排除条例》正式实施,核心精神是“不得与暴力团交往”,全面禁止暴力团经济活动。其中一条规定,在经济或商业活动中,如果得知交易方有黑社会背景,另一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,无需承担违约后果。日本扫黑掀开崭新一页,总会屋再难如往日一般兴风作浪,呼风唤雨。  与中国股市常见的“恶庄”相比,日本的“总会屋”算得上是“恶东”。不管是“恶庄”,还是“恶东”,共同点都是严重侵犯普通股民权益。日本打蛇打七寸,从开户环节入手,禁止黑社会染指股市,经验值得肯定。

alevel培训中心

alevel在线辅导

ib教育

A level课程